据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巴伐利亚州作为德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州,农业仅占全州国民经济比重的1%,工业占35%,而州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以上是高新科技含量越来越大的服务性行业创造的。巴伐利亚州摘掉农业州的帽子,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州”。
开发离不开发展教育,基于这种认识,巴伐利亚州政府重视学校教育,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前州长施特劳斯在总结过去数十年巴伐利亚州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诸多经验时,将“富有成效的学校教育”列在了首位。在战后恶劣的条件下,巴伐利亚州作为一个农业州,坚持把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946年巴伐利亚又率先颁布法律,规定所有儿童都有义务就读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公立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和各种学杂费。在巴伐利亚州的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一直高于其他经费的增长,教育及文化经费由1955年州财政总支出的17.4%增加到1982年的30.9%。1972年,巴伐利亚州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其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将绝大部分的地区性职业学校收归州统一管理,使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办学形式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职业学校的统一发展。全州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从1972年的22.75万人增长到1982年的37.94万人。
20世纪50年代末,原联邦德国鲁尔地区传统工业第一次萎缩,一度出现工厂停工的现象。巴伐利亚州政府抓住机遇,跨越“夕阳工业”,把建设重点投向以石油化工为龙头的合成材料、轻金属、电子、核能、汽车制造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为改善投资环境,巴伐利亚加快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该州已修建公路13.7万多公里,其中2100多公里是高速公路,可以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巴州境内的铁路长6400公里,占全德铁路总长的六分之一。源于地中海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与巴伐利亚最现代化的炼油厂相连,巴州新建的核能发电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廉价的能源。
巴伐利亚州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条件,这构成了该州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第三产业的金融、保险、咨询、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等机构纷纷在此落户。西门子公司将其总部和部分工厂从柏林迁往慕尼黑,宝马、大众等著名汽车厂家也纷纷在巴伐利亚投资设厂,欧洲宇航局、欧洲专利局、欧洲最大的联合保险公司、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等均将总部设在了慕尼黑。
进入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普遍停滞,德国的经济出现结构性的危机。巴伐利亚州政府又一次积极地迎接挑战,果断地从一些州所有、州参股或州控股的企业中撤股或减股,将所得的54亿马克全部投入“巴伐利亚进军未来”计划,其投资的重点是高新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同时在全州各地新建专科大学和资助跨企业职业教育和科技中心。为增强巴州在欧洲及世界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力,巴伐利亚州政府还成立了“研究基金会”、“巴伐利亚创新公司”、“巴伐利亚金融公司”和“巴伐利亚国际经济关系公司”,完善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运作机制,为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业风险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走向欧洲及海外市场。“进军未来计划”目前已见成效,1998年,巴伐利亚州的经济增长率继续超出2%,高于德国的平均增长率;失业率为6.4%,低于全德10.2%的失业率,年轻人的失业率为5.9%,为全欧洲之最低。
国家强盛,人才为本,经济发展,科技为本。这是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的规律。这一规律应用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同样适用。德国巴伐利亚州从一个资源贫乏、工业落后的“农业州”发展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州”,其发展的历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差,引进人才困难,即使本地人才也难以留住,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对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创新成果都有重要作用。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德国巴州政府首先从教育抓起,通过增加投入、发展特色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式,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政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不断创新的精神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张应红